秋日登扬州西灵塔

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朗读

宝塔凌苍苍,登攀览四荒。

顶高元气合,标出海云长。

万象分空界,三天接画梁。

水摇金刹影,日动火珠光。

鸟拂琼帘度,霞连绣栱张。

目随征路断,心逐去帆扬。

露浴梧楸白,霜催橘柚黄。

玉毫如可见,于此照迷方。

译文

宝塔高高,直指苍穹,登上绝顶,饱揽四周风光。

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,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。

地面的万物与天际分界清晰,高塔的上绘满图画的塔梁在三层天之上。

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,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,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。

飞鸟箭一样穿过琼玉的珠帘,彩漆的塔拱拥抱着明媚的霞光。

眼光随着蜿蜒的大路远去,心思却追随着离别的船帆。

秋露把梧桐与楸树叶洗白,寒霜把柚子与柑橘催黄。

隐约中看到了那玉白的毫毛,刹那间把迷茫的世界照亮。

注释

《楚辞》:“将往观乎四荒。”玉逸注:“荒,远也。”

《十洲记》:钟山有金台玉阙,亦元气之所合,天帝居治处也。”

《孝经钩命决》:“地以舒形,万象咸载。”三天,谓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也。

《法华经》:起七宝塔,长表金刹。

《伽蓝记》:宝塔五重,金刹高耸。胡三省《通鉴注》:刹,柱也。浮图上柱,今谓之相轮。

《旧唐书》:火珠,大如鸡卵,圆白皎洁.光照数尺,状如水精,正午向日,以艾蒸之即火燃。

张协《七命》:“翠观岑青,雕阁霞连。”

沈约《明堂登歌》:“雕梁绣栱,丹楹玉墀。”

《楚辞》:“白露既下百草兮,掩离披此梧揪。”《韵会》:“梧桐,色白,叶似青桐,有子肥美可食”楸,《说文》:“梓也。”

《通志》曰:梓与揪相似,《尔雅》以为一物,误矣。陆玑谓“揪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”,《齐民要术》谓“白色有角为梓,无子为揪”,皆不辨揪、梓。梓,与楸自异,生子不生角。

《说文》:柚,条也。似橙而酢。”

《史记正义》:“小曰橘,大曰柚,树有刺,冬不凋,叶青、花白、子黄,亦二树相似,非橙也。”

鲍照《佛影颂》:“玉毫遗觌。”

《法华经》:尔时,佛放眉间白毫相光,照东方万八千世界,靡不周遍,下至阿鼻地狱,上至阿迦吒天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黄浚

历雪经霜复向晨,春风仍旧款閒身。眼怜什伯巢温劫,办作悲歌燕赵人。

数和君诗真爱好,尚存吾笔未为贫。骚坛新拜曹朱虎,可待雌黄纸上尘。

()

月色清且虚,溪流静而澈。二者相涵映,空山境奇绝。

创始昔何人,石虹跨丹穴。幽篁迷旧溪,回磴距飞辙。

()

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归路。在朝每为言,解印果成趣。

晨鸡鸣邻里,群动从所务。农夫行饷田,闺妾起缝素。

()

却埽与人绝,悲秋惊岁徂。山川举俗异,宇宙此身孤。

吊影临清月,书空向瞑乌。怀归属吾党,浮海待乘桴。

()

难泯同胞好,每因长舌疏。

若能谐妇姒,九世可同居。

()
黄松鹤

三生花草梦苏州,忍说挑灯为应酬。避席畏闻文字狱,人间无地署无愁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