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夜吴歌·夏歌

子夜吴歌·夏歌朗读

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

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

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。

译文

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,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。

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,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。

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,便被选进了宫中。

注释

子夜吴歌:六朝乐府吴声歌曲。《唐书·乐志》:“《子夜吴歌》者,晋曲也。晋有女子名子夜,造此声,声过哀苦。”《乐府解题》: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,谓之《子夜四时歌》。”李白的《子夜吴歌》也是分咏四季,这是第三首《秋歌》。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。

镜湖:一名鉴湖,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。

菡(hàn)萏(dàn):荷花的别称。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“菡萏”,即花苞。

若耶:若耶溪,在今浙江绍兴境内。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,相传西施浣纱于此,故又名“浣纱溪”。

回舟不待月:指西施离去之速,就在回舟的时候,月亮尚未出来,就被带邀而去了。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。

 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:“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”广阔三百里的镜湖,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,西施泛舟出现了,成为采莲人,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,“人看隘若耶”,人人争餐秀色,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,这一“隘”字传神,那种人潮汹涌、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,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,将王维的“艳色天下重”的虚写,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。这里又戛然而止,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,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,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: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,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,轰动当地,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,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,才“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”。较之王维的“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”,语异而意同,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,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;李白的诗实施了“截割”,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,同样地表现了“艳色天下重”的意义。这种截割,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:既然是“归向越王家”,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,但他在“报吴”、“复仇”的目标下克制住了;而西施的入吴,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。这等于是提醒读者:“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,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?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,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?”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,并不是他写不出,而是他有意不写。这样做,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。

  西施采莲,在若耶溪里,不但有传说,而且合情理;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,则是作者的想象了。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,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“自鉴其美”,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,那么下句“人看隘若耶”就显得多余了,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十顷平湖一簇山,湖山佳处著朱阑。

分阶草色迎春绿,漱石泉声入夜寒。

()

挟策刚为泮水行,暖风迟日试诸生。姚黄魏紫知何许,独有杨花扑砚轻。

()

江湖双鬓秃,宇宙一身穷,酒浪摇轻碧,灯花落碎红。

交情元易见,春事半成空。

()

丹崖翠岭接岧峣,万骑交驰不惮遥。前队綵旄穿碧树,中军黄幄丽晴霄。

云藏网罟参差出,草合冈原逦迤烧。农事已閒脩武事,共怀词赋从銮镳。

()

山径崔嵬不易行,扶摇直上午风轻。巩关西望河千里,一抹烟云绝顶生。

()

江南春色渺无涯,借得芳枝似酒赊。点染已经元老手,品题还许大方家。

丹心独对年年树,玉貌空传处处花。雪夜门深清梦远,敢将桃李向人誇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