舆疾出城西,仰天发长啸。山川莽回互,云物相炳耀。
薰风涤烦襟,旭日明远照。人生独何为,薄俗畏讥诮。
昨日长男归,悲极还一笑。连年遭乱离,辛苦遁边徼。
折肱指欲堕,忍死事忠孝。三子在目前,宁论贤不肖。
苟遂骨肉欢,焉能羡华要。道经神仙宫,霜威宿廊庙。
劲节高抗云,雄文远垂教。再拜韩荆州,微公孰同调。
甲辰四月二十五日过西宫谒别韩治书公衡。明代。郑潜。 舆疾出城西,仰天发长啸。山川莽回互,云物相炳耀。薰风涤烦襟,旭日明远照。人生独何为,薄俗畏讥诮。昨日长男归,悲极还一笑。连年遭乱离,辛苦遁边徼。折肱指欲堕,忍死事忠孝。三子在目前,宁论贤不肖。苟遂骨肉欢,焉能羡华要。道经神仙宫,霜威宿廊庙。劲节高抗云,雄文远垂教。再拜韩荆州,微公孰同调。
元明间徽州歙县人,字彦昭。元时,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。后寓居福州怀安,买田建义学,以教育后进。又立白苗、阳岐二渡,买田供舟子生计,人称郑公渡。入明,起为宝应县主簿,迁潞州同知。有《樗庵类稿》。 ...
郑潜。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,字彦昭。元时,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。后寓居福州怀安,买田建义学,以教育后进。又立白苗、阳岐二渡,买田供舟子生计,人称郑公渡。入明,起为宝应县主簿,迁潞州同知。有《樗庵类稿》。
和寄赵德夫。宋代。赵希逢。 学行何必过邯郸,匍匐归来指谩弹。万事不如安分好,人心何事险於滩。
挽潘守 其三。宋代。林希逸。 乡闾扶杖久,早岁誉兵间。谁信白头叟,能柔赤脚蛮。人言劳不报,公有道能閒。似是英雄骨,埋名向此山。
送茹子苍暂归会稽。清代。陈恭尹。 擒文宿昔有高誉,曾策天人上玉除。海外未舒千里足,客中犹著五车书。恩存棠树诗常咏,寓共江城迹暂疏。本为丹砂求作宰,知君不厌岭南居。
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十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苦忆平生友,怜予颇好奇。能供光禄酒,常和法曹诗。宦拙骑官马,朝回补竹篱。风尘关塞黑,魂梦故来迟。
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。明代。唐顺之。 三晋连年苦被兵,九重拊髀忆豪英。诏书更不从中御,万里长城一委卿。